蔣大為
蔣大為是我國最著名的男高音歌唱家,是一位最具實力的男歌手,是中國大陸歌壇上的一棵長青樹。他具有深厚的聲樂造詣,音清質(zhì)淳。八十年代他演唱電影“紅牡丹”的主題曲一舉成名,近30年來他演唱過上千首歌曲和上百部電影、電視劇的主題歌,深受歌迷追捧。他的歌聲傳遍祖國的大江南北,響徹海內(nèi)外。盡管現(xiàn)在他已移居國外,但他的歌聲永遠會留在人們記憶的腦海里。
蔣大為,國家一級演員,國務院特殊津貼獲得者,中國音樂家協(xié)會會員,擔任過中日友好協(xié)會理事.1947年1月22日出生于天津,1968年赴烏蘭浩特插隊落戶,1970年參加森林警察文工團,1975年調(diào)到中央民族歌舞團任獨唱演員至今,期間曾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,1984年首次參加央視春晚,演唱《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》,以后多次參加春晚演唱,2009再次登陸央視春晚與張燕合唱《滿園春》。第一屆中國金唱片獎獲得者,長期擔任青歌賽評委,深受觀眾歡迎,2009年被評為"中非藝術(shù)家"稱號,被授與民委突出貢獻專家稱號.入選人民網(wǎng)評選的"人民喜愛的60位藝術(shù)家".由他作曲并演唱的<<說中國>>,<<和諧家園>>兩首歌入選中宣部100首愛國歌曲大家唱曲目.
他的演唱甜美,音色明亮,感情真摯。他的歌唱受到全國各族人民的歡迎和喜愛。
三十年來他演唱的歌曲,像《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》、《牡丹之歌》、《駿馬奔馳保邊疆》、《敢問路在何方》、《北國之春》、《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》等在海內(nèi)外膾炙人口,廣為傳唱。 蔣大為曾多次出美國、加拿大、日本、德國、新加坡、泰國等國家和地區(qū)舉辦演唱會,受到海內(nèi)外觀眾好評。
蔣大為從小酷愛美術(shù),在中學時,學習了八年西洋畫,具有很深的繪畫功底。
近十年來,他刻苦學習書法,漢簡魏碑、顏柳歐趙,他無不師法而又無一泥古。又得當代書法名家指點,把對前人書藝的體會融入對現(xiàn)實生活的感受之中,用心用情,貫氣神韻,意念中逐漸達到詠墨相通,融為一體,無滯澀無矯氣無匠氣,渾厚奔放,剛?cè)嵯酀?/p>
他由‘牡丹之歌’一曲成名,以后一首首膾炙人口的好歌如‘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’‘駿馬奔馳保邊疆’‘敢問路在何方’‘沿著社會主義大道奔前方’等,經(jīng)他演唱紅遍了祖國的大江南北。他的歌在八十年代真可以說是獨領(lǐng)風騷、家喻戶曉。
九十年代,蔣大為的歌聲跨洋過海走向世界。他曾經(jīng)訪問北美、東歐和東南亞的許多
國家并進行演出,在法國和日本還成功地舉行了他的個人演唱會。海外華僑評論他是中國當代民歌的代表人物;歐美的專家贊譽他為中國的巴伐洛蒂……。
蔣大為無愧于這些美稱,他以他的實力確立了他在中外歌壇上的無比輝煌的地位。蔣大為有著非常獨特的和使人難以忘懷的歌喉。他的音色清醇自然、明亮通透,既富有磁性的魅力又有金屬般的穿透力。他原先是學習美聲的,可貴的是他創(chuàng)造性地把西洋美聲唱法與中國民族傳統(tǒng)唱法結(jié)合起來,形成了他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,這也是他成功的根本原因所在。
蔣大為對藝術(shù)的追求勤奮而執(zhí)著。雖然他高中畢業(yè)后遇上了知識青年上山下鄉(xiāng)的年代,但他的藝術(shù)才華很快得到賞識。69年他從內(nèi)蒙調(diào)入吉林省森林警察文工團,70年進入吉林省藝術(shù)學院學習聲樂,75年成為中央民族歌舞團的獨唱演員,85年任中央民族歌舞團團長。然而他對自己在事業(yè)上的成功并不滿足,他愿意為人民唱更多更好的歌。93年他毅然辭去了團長的職務,重又全心投入藝術(shù)的創(chuàng)作和表演之中。蔣大為還是一位多才多藝的藝術(shù)家。他寫過不少好歌。還有一手好書法。他演唱過上千首創(chuàng)作歌曲和近百部的電影電視歌曲,這些歌曲雅俗共賞,得到老中青廣大階層的喜愛。很多成名曲至今還在海內(nèi)外廣泛流傳,有很多歌已成為中國民歌的經(jīng)典。
曾以一曲《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》而唱響大江南北的著名歌唱家蔣大為現(xiàn)移民加拿大。作為一名在中國民樂歌壇上紅了25年的成功人士,移民對他事業(yè)是否有影響呢?“要說不影響也不可能,比如說大的活動一定找不到我,那我就失去了機會。但是為了女兒我認了。我只是一個會唱歌的老百姓,要說貢獻,造原子彈的比我的貢獻大,但是沒有人知道,因為職業(yè)不同。我們的工作就是露臉,時間長了就容易出名,不要太把自己當回事兒?!?/p>
移民加拿大是為了孩子上學,當談到最初的移民初衷時,他坦言到,“我其實也不太了解加拿大,只是1996年去演出時才發(fā)現(xiàn)溫哥華從生活的角度來看挺好,那時正趕上我女兒高中畢業(yè),想出去深造一下,考慮到那邊的教育環(huán)境比目前的國內(nèi)環(huán)境要好一些,做父母的也希望孩子能好好學習,我就找到了加拿大移民機構(gòu),但是當時的移民局不好通過,律師就建議我移民,因為你是一個名人,也不花什么錢,只要肯移民,女兒的問題自然就解決了,再說將來做國際文化交流也方便。諸多因素綜合起來我就過去了。”
“離開確實有很多遺憾,但是我年歲大了,也不想再在名利場上爭來爭去。我主要的
精力還是在國內(nèi),單位也不讓我走,因為中央民族歌舞團除了楊麗萍、德德瑪和我等幾個人,現(xiàn)在能獨當一面的新人還不多?!?/p>
到北京唱民歌二十五六年,蔣大為當了兩年中央民族歌舞團的團長,辭職后的他對歌舞團仍然有割舍不斷的情感。
雖然加拿大的華人多,中國文化有基礎(chǔ),但還遠遠不能形成規(guī)模,大為坦言移民之后最大的感受是“干我們這行在國外生存很難,直觀地說就是經(jīng)濟問題,可以賺錢,但是賺不到大錢。作為生活的地方很好,但不適合經(jīng)商,大多數(shù)華人都是把錢帶到加拿大生活,做生意還是回到內(nèi)陸、香港或臺灣。”
“藝人去加拿大絕大部分都改行,好一點的,能做教員就不錯了。不是排斥,是沒有市場。因為內(nèi)陸去的人都在奮斗,經(jīng)濟條件不太好,一般不太會去娛樂。移民的孩子基本都已經(jīng)洋化,不聽中國歌兒,港臺去的人對民族音樂根本不感興趣。只有老的從內(nèi)陸去的移民是民族藝術(shù)的觀眾,也就是在華人聚會時把你請出來,還是義務的。所以要是真靠這個生存,不太可能。”